4月29日上午,省委中心组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举行学习报告会,邀请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科研管理部副主任史育龙作“一带一路”专题辅导报告。市委书记蓝绍敏在泰州分会场参加学习,并就贯彻落实省委中心组学习会精神提出要求。他强调,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把谋划对接两大国家战略与做好泰州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新一轮发展中不断拓展新空间、实现新突破。省委第三巡视组组长白国珍和泰州市领导史立军、何榕、张爱平、卢佩民、高纪明、戴胜利、孔德平、刘励、董勤等参加学习。
史育龙在报告中从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什么、“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领域、“一带一路”的实施框架、江苏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深入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和重点安排,并分析了江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处于重要战略交汇点和作为“一带”的重要起始区域、“一路”的战略支撑区域的地位,对江苏如何充分发挥在国家战略中的作用提出了有关建议,使大家深受启迪。讲座结束前,省委书记罗志军强调,要加强对“一带一路”的学习研究与整体把握,充分认识“一带一路”给江苏带来的重大机遇,广泛凝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共识和合力,全面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力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省委中心组学习会结束后,蓝绍敏就贯彻落实学习会精神提出要求。他指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与江苏的每一个城市都密切相关。对泰州来说,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大国家战略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两大国家战略的部署安排,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对江苏在两大国家战略中的要求、定位和期望,统筹谋划和精准对接两大国家战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蓝绍敏指出,开放是两大国家战略的共同内核和取向。“一带一路”战略开启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长江经济带战略打开了对内开放的新空间。泰州要把“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结合起来贯彻实施,把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推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要素叠加,提升通道支撑能力,建设现代产业高地,打造绿色生态廊道,大力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上走在前列,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中发挥呼应策应和联动互动作用,在推进江苏融合发展上取得更大突破,为两大国家战略实施作出应有贡献。
蓝绍敏强调,谋划对接两大国家战略,必须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下好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先手棋。要按照突出融合发展、突出问题导向、突出统筹兼顾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泰州的城市发展定位,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和省相关规划,做好上下衔接协调,形成相互支撑、协调匹配的规划体系,挖掘泰州发展的最大空间和优势。二是提升港口功能,增强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支撑力。要抢抓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疏浚的机遇,坚持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一体化推进,提升港口功能,促进港口、产业、城市的良性互动,努力实现泰州港在对接两大战略过程当中进一步脱颖而出。三是致力转型升级,打好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主动仗。要按照建设现代特色产业名城的要求,紧扣自身的优势特色产业“深耕细作”,主动参与长江经济带的产业整合和分工,抢占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发展高附加值创新型产业集群,从而在长江经济带产业格局重构中形成融合的优势、嫁接的优势、整合的优势。四是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新活力。要像抓项目一样抓改革,通过改革增强营商环境的吸引力、区域发展的竞争力、创新要素的集聚力。五是坚守生态底线,打造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新名片。要把生态规划作为开发建设的“硬杠杠”,把节能低碳作为环境保护的“硬任务”,把绿色环保作为项目引进的“高门槛”,努力做到坚决不欠新账、逐步还清旧账,用生态“底色”描绘转型发展“绿色”,放大泰州生态名城效应。(王庭君)
编辑:蔡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