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直播泰州 > 蓝绍敏走进江苏广电总台《两会e事厅》

蓝绍敏走进江苏广电总台《两会e事厅》

时间:2017-03-08 16:06  来源:泰州日报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3月6日晚,全国人大代表、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走进江苏广电总台全国两会全媒体访谈节目《两会e事厅》,与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张国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董事长辛颖梅一起,畅谈如何燃旺创新之火,让创新成为提速发展新引擎。蓝绍敏指出,要在思想深处真正重视创新,在工作布局上真正谋划创新,在实际行动上真正推进创新,始终用创新的思路抓创新,用开放的视野抓创新,用市场的手段抓创新,让创新这个动力引擎转得更快更好。
 
        “创新”是今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继续热议的高频热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并对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实践路径作了清晰阐述。在《两会e事厅》,蓝绍敏点击“引领”这一热词,分享了他对创新的感悟。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用创新引领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引领”这个词既有高度,也能体现出创新的作用和地位。对泰州来说,就是要用创新引领三大主导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用创新引领实体经济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具竞争力。
 
       打造创新新引擎,该如何聚力?要把哪些创新力量聚集起来?与会嘉宾观看了兴化一企业在江苏大学设立“离岸孵化器”,巧借外力,技术成果落地转化时间大幅缩短的短片。蓝绍敏说,作为新建地级市,泰州与兄弟城市相比,创新资源尤为短缺,存量人才少、创新平台少、高等院校少。推进创新,集聚创新要素,我们必须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用超常规的手段、非对称的方式来抓创新。为此,我们提出离岸孵化模式,用招商的思路抓创新资源集聚,用创新的视角抓优质项目集聚,让创新服务向市外拓展,让创新孵化向源头延伸,让创新成果向泰州集聚。今年泰州要确保建设100家离岸孵化基地,“十三五”期间保持在孵项目2000个左右,每年通过离岸孵化落户创新型项目300个以上,实现转型有更多优质增量、产业有更多创新力量、招商有更多科技含量。他还以泰州市引进总投资80亿元的蓝光芯片项目为例,阐述了泰州市推进离岸孵化工作的初衷,强调向源头延伸去做服务,向源头延伸去做孵化,创新的空间就会非常大。
 
       对于如何补齐产业创新短板,打造“巨舰”企业的问题,蓝绍敏指出,要坚持创新、打造特色,进一步提升内生动力,以创新去抢占技术前沿,抢占创新制高点。
 
       如何去提升一座城市的创新内力?蓝绍敏指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优秀企业,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创新,他们在创新的认识和行动上都是到位的。现在,创新的最大问题是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创新动力不强,创新能力太弱。我们的制度供给现在还是选拔式、分配式,不是普惠式、引领式的,所以造成创新制度的“失血”。政府在支持企业创新方面还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事后奖补,没有起到引领作用;一是“扶大扶强”,公共财政的引导支持没有辐射到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激发创新的内生动力,政府还是大有可为的。从政府来说,就是要当好“园丁”,营造一个最有利于创新的土壤和环境,通过创新制度供给的“加法”带来创新创业效果的“乘法”。泰州推出“创新券、购房券、创业券”,实践两年多,效果明显。“创新券”变事后奖励为事前引导,变重点扶持为普惠共享,变就事论事为杠杆撬动,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购房券”主要是吸引人才集聚,“创业券”主要是吸引高端人才加盟。截至目前,泰州各类人才集聚量增长连续两年都在11%以上,自主引进“千人计划”专家数量列江苏第4。
 
       如何理解“推动全面创新,推进大创新”?蓝绍敏说,所谓“全”,是指创新贯穿了一切领域、一切工作。理论创新提供“脑动力”,制度创新提供“原动力”,科技创新提供“主动力”,文化创新提供“软实力”。推动全面创新,要做到这四种力同向发力、一起发力、协同发力。所谓“大”,是指推进创新的力度要大。政府在推进创新上有“高温度”,全社会在创新上才有“高浓度”。推进大创新,要“深刺激”、“强刺激”。因此,聚力创新要猛发力,始终用创新的思路抓创新,用开放的视野抓创新,用市场的手段抓创新,让创新这个动力引擎转得更快更好。

       针对网友提出的科研和产业“两张皮”问题,蓝绍敏作了积极回应。他说,“两张皮”问题,主要是信息的不对等。泰州建立了泰科易网上技术交易平台,对技术转让方、受进方的技术成果转让均奖励交易额的1%,同时每个企业配备科技专员。通过这个平台,教授不出校门,老板不出厂门,就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技术交易,实现双向实时合作。“泰科易”成为一个永不落幕的网上“科洽会”,通过互联网实现了产业与科技成果转让最大限度的无缝对接、精准对接。

编辑:黄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