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以来,兴化市统筹生产、加工、流通、研发、宣传、销售、综合服务、休闲等功能的空间分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两核”引领,筑牢农业现代化体系“四梁八柱”。一是聚焦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集聚核,以兴化健康食品加工集中区和果蔬食品加工集中区为主〔包含城区、垛田街道、兴化经济开发区(临城街道)和兴东镇南部〕,通过加强优质农产品示范、加工、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等方面建设,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健康食品加工和调味品加工。同时围绕出口农产品产地、加工、运输、批发及销售等多个环节,打造农产品和健康食品生产中心,以“农头”链接“工尾”为抓手,不断推进农业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优链。二是聚焦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引领核,兴化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与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建立水稻、小麦科学研究院,主要开展优质、高产、多抗等特点的水稻、小麦品种自主研发与推广,建设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稻麦生产智慧应用基地,完善商品化育供秧示范基地、稻麦生产智慧管理中心、稻麦产品全程可追溯体系,开展稻麦历史、文化、知识科普展览传承;引进电商服务企业、创新型企业,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大学生创业实践、职业农民培训、创客空间建设等,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双创孵化空间。
“示范区”协同,唱响农文旅融合“协奏曲”。该市在核心区之外,因地制宜,布局高效粮食生产示范区、立体种养示范区和农文旅融合示范区,实现三个区域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在高效粮食生产示范区,坚持科学规划、加大投入、高质量建设,建立部门、乡镇(街道)、村、专业监理、第三方机构“五位一体”的监督体系以及农民监督员制度,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里下河地区新粮仓。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出效益,平均每亩节本增效约300元。立体种养示范区包含沙沟镇、中堡镇、安丰镇、昌荣镇、永丰镇、合陈镇,水稻产业和淡水鱼、河蟹等水产品养殖基础良好,该片区发展绿色立体种养,推广立体种养生产模式,加快种养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促进粮食和水产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农文旅融合示范区位于该市西北部,有全国闻名的千垛景区和大纵湖、里下河湿地公园等旅游资源,生态条件良好,环境优美,近年来该片区年均接待游客逾250万人次。
“产业园”支撑,以“新赛道”引领农业现代化。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粮食加工仓储物流园、健康食品产业园、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园等,通过园区之间协调合作,实现多园成群、多园成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钓鱼镇、中堡镇、兴东镇3个乡镇,该园区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和正在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展示区、技术集成区,加强水稻、小麦规模标准化生产,开展优质水稻、小麦品种自主研发与推广试验示范,建设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建立稻麦生产智慧管理中心与应用基地,构建以绿色稻米为主导的绿色农业产业体系,推动粮食生产标准化、绿色化、机械化、信息化、组织化水平提升。粮食加工仓储物流园位于戴窑镇,集聚大米加工企业规模集成,建立运行“兴化大米”稻米科技产业园发展中心、粮食加工集中区检验检测中心、省级重点稻米物流中心、兴化市稻米研发中心、兴化市粮食拍卖交易中心等五大服务中心,大力培植国家级龙头企业,逐步发展稻米精深加工,推动科技创新。健康食品产业园位于兴化经济开发区,围绕调味品生产,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大力推进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示范与应用,实现产业链条和价值链条延伸、产业范围扩大、产业功能拓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着力打造“中国唯一、世界第一”的国际调味品产业集聚区。在戴南镇规划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园,充分发挥“不锈钢名镇”工业优势,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着力示范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致力打造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的典型样板。前不久,工信部发布的2024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中,兴化市(戴南)申报的海洋装备用特种合金材料及制品产业集群名列其中。目前,该产业集群集聚中小企业近300家,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产品涵盖40多个系列、1万多个品种,有不少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编辑:陈玉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