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姜堰区罗塘高中课题《基于地域文化的“若水教育”生态的建构研究》通过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立项。“该课题立项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是对我们学校‘若水教育’特色建设的肯定。”罗塘高中校长钱厚林说道。
据钱厚林介绍,该校自创办以来,根据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原合并的三校校本文化,确立了“若水教育”的办学理念。为了做实“若水教育”,该校着力推进五大行动,即:“若水浸润”行动、“若水课堂”行动、“若水课程”行动、“绿色三水”行动和“若水评价”行动。
“若水浸润”行动。“三水浸润,和谐共进”是“若水教育”的目标和理想,该校以“三水文化”建构为主要手段,将学校的各种精神要素和制度以及组织机构连接起来,提出“热爱家乡,建设美好新姜堰”的口号,建成“罗塘文化陈列室”,同时该校与姜堰博物馆、高二适纪念馆、王氏宗祠纪念馆等文化场馆结为友好单位,定期带领学生参观或听取专题报告,考察天目山商周古文化遗址。此外,该校还邀请姜堰文化名人来校举办讲座、沙龙等。
“若水课堂”行动。该校“若水课堂”建设呈现三大特点:一是用省级课题研究引领“若水课堂”建设。该校以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激发和保持学生积极学习动机的校本研究》等3个省级课题为抓手,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始终把“若水课堂”的建设融合到课题研究之中;二是通过举行大型教学研讨活动促进“若水课堂”建设。该校先后举办了5个大型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展示课堂教学改革成果,促进校际之间科研成果的交流融合;三是“若水课堂”的建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从“有效课堂”到“活力课堂”再到“生态课堂”,最终提升到“若水课堂”。
“若水课程”行动。为了满足学生的多样选择,扩大学生知识面,近年来,该校不断丰富选修课程,满足学生需要。目前该校开设的61门选修课程,学生人均选修4科次。其中利用《三水文化》《罗塘风物》《姜堰旅游》等校本课程的开设来传承姜堰古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绿色三水”行动。该校成立了学生环保社团“环保低碳协会”和“美境行动协会”等38个社团,创办了新罗塘人文学社、罗塘小记者站、《新罗塘人》杂志、校园广播站。通过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切实开展环境教育社会实践。2012年11月8日,该校高三(15)班唐清、冯曼婷等学生的课题《里下河地区乡村河流及周边环境保护》获江苏美境行动优秀方案设计奖、江苏美境行动优秀方案实施二等奖、江苏美境行动伯乐奖。
“若水评价”行动。一方面,该校确立了“为了发展”的评价理念,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形式,多方位、多元化地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过程,见证学生的成长足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进而挖掘潜力,发挥特长,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价值;另一方面,该校确立了多元主体的评价方式,即评价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而且包括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全面推行综合素质评价。2013年至2016年,该校学生综合素质合格率达到100%,学业水平测试一次合格率分别为99.2%、99.4%、99.4%。与此同时,该校还涌现出一大批在体育、艺术、科学等方面具有特长发展的学生。(郁菲菲 张玉林)
编辑:黄丽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