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21日,由中国国际商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共同主办,泰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贸促会江苏省分会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举行。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760多家药企,13位两院院士,数十位海内外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领军人物以及超过16000名海内外嘉宾和客商共赴这场已延续11年的“金秋之约”。
11年专业积淀,打造全球医药产业“风向标”
我省近年来把生物医药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培育的先进制造业集群,2019年全省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投资增速高达53%,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和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泰州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产销已连续10多年领跑全省,在全国地级市处于领先地位。
经过11年的专业积淀,泰州医博会正成为医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中国医药城正成为医药产业集聚的“新地标”。一大批全球医药行业巨头纷纷亮相,走出了一条以集聚高端人才、引进高端成果、落户高端企业、发展高端产业的科学发展之路。在推动“健康中国”以及我国互联网+医疗、产品研发、医疗改革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起到重大作用。
多位与会的两院院士认为,本届泰州医博会聚焦“疫情之下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趋势”这一主题,探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良方,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对于协同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尽早战胜疫情并推动世界经济重现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15年磨一剑,“泰州医药板块”强势崛起
8月30日,第37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发布“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泰州有3家药企跻身百强榜,扬子江药业连续6次蝉联榜首,“泰州医药板块”表现令人艳羡。
15年前,省委、省政府作出在泰州“设立医药产业园、打造中国医药城”的重大决策,一座目标“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医药健康产业名城从田野中拔地而起,闯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渐成规模、发展壮大”的奋进之路。
“作为一个追赶型城市,泰州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禀赋,跟别人相比没有太多的优势,不可能把产业面开得很宽。”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说,在打造现代产业名城上,泰州集中精力、集中资源、集中政策,主要从自身最具有基础条件、最具有特色、最有比较优势的3个产业出发。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就是泰州全市重点打造的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之首。
疫情期间,泰州生物医药企业和医疗器械企业奋勇当先、尽锐出战。 在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公布后,硕世生物仅用3天就成功研发出省内检定合格的首个病毒检测试剂;默乐生物在国内率先推出“一管三检”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汇伦药业研发的注射用西维来司他钠,成为国内首个可以改善新冠肺炎造成的急性肺损伤的药物……
在医药产业的长足发展之下,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2017年—2019年,泰州平均每年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436个、498个、399个,形势最为严峻的今年1—4月,全市新签约、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仍有363个和175个。
聚焦高质量,推动二次创业再出发
“三年成势、五年成型、十年成城”。如果说,前10个年头实现了“从0到1”的发展,那么接下来的10年,泰州医药高新区如何以更加有力的姿态,完成“从1到N”的跃升?答案是:二次创业再出发。
3月18日,泰州医药高新区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全面吹响高质量发展号角,泰州国际精准健康中心首批10个项目集中开工、32个大健康产业项目集中签约。9月20日,包括国家一类新药产业化项目在内的24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投资体量大、技术含量高,总投资197.55亿元。“健康名城”,正成为泰州一张耀眼的“新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
“既要辩证看待疫情对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带来的影响,又要抢抓疫情后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迎来的发展机遇。在历史机遇面前,没有理由观望等待,从现在开始,一天也不能耽误、一刻也不能松懈,每一天都是‘决战日’、每一步都是‘冲刺跑’。”泰州市委常委、泰州医药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小兵说。
展望未来,中国医药城的目标是,致力放大产业化优势,力争医药制造业规模3年翻一番、5年翻两番,到2025年,医药健康产业营业收入突破800亿元,全力拼进全国生物医药园区前八强。致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真正把产业特色优势转化为规模优势、能级优势。致力放大资本化优势,力争到2025年,运作产业基金150支以上,总规模达500亿元,大健康产业母子基金规模达100亿元,本土主板上市企业达20家,打造资本市场“中国医药城板块”。(赵晓勇 顾介铸 胡安平 刘昊宇)
编辑:陆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