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姜堰区大伦镇聚焦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围绕搭建“无盲区”治理体系、开创“深融合”治理模式、营造“友好型”治理场景等方面精准发力,精筑基层治理“新高地”,切实守护镇域社会稳定。
紧扣方向,搭建“无盲区”治理体系。一方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上级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工作方向,建立基层治理工作小组,整合政法办、派出所、司法所等各方力量,形成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推动治理触角向基层延伸,依托15个网格中心,全面激发55名网格员专业潜能,实现治理体系从镇到村、到网格的全覆盖。此外,搭建镇域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整合人口信息、治安数据、矛盾纠纷等各类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实时共享与动态更新。借助大数据分析,对各类风险隐患进行精准预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实现对镇域社会的全方位、无死角治理。
优化机制,开创“深融合”治理模式。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站,整合各方力量“多调联动”。对于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实现统一受理、分流交办、跟踪督办、限时办结,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推行“警格+网格”双网融合机制,开展联合巡逻、信息采集、安全隐患排查等治安防控工作,通过警网联动,实现对社会治安的动态管控,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建立监督评价机制,加强对基层政法工作全流程监督,定期开展检查、评查等活动,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质量,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截至目前,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
提升质效,营造“友好型”治理场景。科学设置联合信访、矛调、法律服务、非诉讼服务等为一体的服务窗口,细化服务事项,为群众提供信访接待、矛盾化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同时,举办法律讲座、送法进企业、进学校、进村组等活动,广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目前,累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9场次,覆盖群众400余人次,接待群众咨询90余人次,办理各类事项30余件。针对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建立关爱帮扶机制,重点精准做好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吸毒解戒人员的心理疏导、就业指导与困难救助等,持续为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编辑:陈玉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