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抗日烽火转入战略大反攻的岁月,为保障军需民用,时任新四军军长陈毅提议,拨出党费四十两黄金和若干银元创建油厂。油厂隶属新四军苏中二分区领导,是“兵工厂”。孙立夫任厂长,方燕(女)任指导员,周杰任支部书记,张尚仁任经营科长,还有王善德、奚达山等十多名工作人员。整个组建新厂的工作主要由张尚仁经办。除军需民用外,还解决部分烈军属及孤儿的生活困难补助。
起初只有三条木船,分别装原料、设备和成品油,部队行军到哪里,木船就跟到哪里,在抗日根据地为部队后勤和当地群众提供服务。当时有一句流传的顺口溜:“县政府担子挑,区公所拎个包、油厂船上摇。”后来,苏中二分区从兴化老圩姚家舍原丰油米厂调来6部人力木榨,从兴化永丰圩张家舍和丰油饼厂调来24匹马力机器1部。厂房是简易的草棚,成品油存放在群众家里。
战争年代的干部、职工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干部每月津贴4两黄烟、1斤半肉(老干部另加1斤肉的保健费),女职工加点卫生费。干部每年每人发放蚊帐布5尺。工人工资发放大米,高的每月140斤,低的120斤。1948年秋季发大水,灾民吃皮糠、豆饼,地委号召节约救灾,厂里工人工资改为每月大米40斤,其余的折算解放区华中币。1949年解放军横渡长江后,部队将益众油厂移交泰县粮食局管理,改为国营泰县益众油厂。
在新中国建设时期,益众油厂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坚持采用传统压榨工艺,出油率在全省名列第一。为此,1958年6月,时任榨油车间主任李汉成同志代表益众油厂光荣出席了团中央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了周恩来、陈毅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
改革开放后的2003年,益众油厂改制更名为益众油脂有限责任公司。如今,公司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年加工油脂原料10万吨,成为专业生产食用植物油的中型企业。(高泰东)
编辑:黄丽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