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兴市积极推动财政项目、金融贷款、保险产品等各项扶持政策见效落地,依托财政扶持资金提升经营主体生产能力,借力金融服务拓展经营主体融资渠道,依靠农业保险防范农业生产风险,全面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强化财政扶持。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各级现代农业项目,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善生产条件、提升经营水平、提高竞争能力。近3年来,累计整合财政资金1600多万元,用于支持171个家庭农场、13家农民合作社更新机械设备、建设基础设施,着力提升其发展能力。
创新金融服务。按照“政府搭台、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银企双赢”原则,整合各方资源,搭建政银保企对接平台,常态化运行“泰惠农·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政银保企对接活动,促进各类融资需求信息与金融机构服务信息无缝对接,有效破解金融供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2024年累计开展对接活动17场,参与主体超1200个。创新开展农业设施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对符合条件的28家经营主体农业设施进行确权颁证,确权设施数量111栋(座、幢),授信率100%、授信额11721万元。其中,为16家家庭农场确权设施29栋(座、幢)、授信额897万元;为2家农民合作社确权设施4栋(座、幢)、授信额465万元。
丰富保险产品。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市场价格波动、雇用劳动力、信用保证、养老保障等现代农业经营管理需要,探索建立健全全要素、全流程风险防范体系,在重点抓好主要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应保尽保的基础上,稳步实现高效农业险种扩面增量,引导保险机构开发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履约保险等险种,促进经营主体健康发展。2024年,该市151个经营主体购买1900人次不记名用工保险,缴纳保费49万元。
编辑:陈玉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