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姜堰区梁徐街道推出“三双”模式,创办的藤编制作、零部件装配、绳网加工等6个“共富工坊”,为50余名低收入居民及闲散劳动力就业提供了新路径。
“需求”与“供给”双端匹配。结合为民办实事项目,社区党组织通过集中座谈、走访问询、电话联系等方式,摸排低收入居民及闲散劳动力情况,梳理形成劳动力类型、技能特长等清单,收集6个社区劳动力信息100余条。利用入企走访、政策宣讲等契机,有针对性地收集企业手工加工、零部件装配等外包项目分包需求情况,梳理企业项目分包需求清单30余条。统筹劳动力需求及企业需求“两张清单”,结合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位置、功能划分、项目需求等特点,因地制宜打造“共富工坊”6个,实现供需精准匹配。
“线上”与“线下”双线联动。线上利用网格居民群、“先锋E家”微信群、党群服务中心大屏等载体,实时发布工坊用工信息,方便社区群众结合自身时间、特长、需求认领临工、长工,先后为20余名闲散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线下加强用工培训,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轮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活动3场,邀请企业技术工人、社区手艺人等群体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富工坊”进行实境培训,开设社区技能“小课堂”,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群众迅速掌握必备技术。
“内培”与“外引”双向发力。一方面,培育自营项目。官野社区注册成立泰州烁春藤艺编织有限公司,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空闲功能室提供场所,定期组织藤编手艺人提供培训指导,吸纳8名群众参与制作藤编工艺品,并由社区党组织统一收购外销,预计为群众每人每年增收近2万元。另一方面,招引外来项目。邢家社区、江村社区通过项目洽谈,联合招引金达绳网厂等企业项目,并在党群服务中心联合打造绳网编织“共富工坊”,通过计件计工方式,让20位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平均每人每月增收1000余元。
编辑:张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