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发展改革 > 姜堰开发区以培育“专精特新”实现“补链强链”

姜堰开发区以培育“专精特新”实现“补链强链”

时间:2021-11-19 08:46  来源:姜堰政府网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今年年初,姜堰经济开发区瞄准高质量发展制定培大育强行动计划,目标三年内累计创成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通过一年努力,经济开发区中来光电、神王集团两家企业同时被工信部授予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太平洋精锻被认定为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截至9月底,已经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4家(其中省级以上9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家),累计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11家(其中省级以上3家)。
 
       抓宣传引导,提振一股“专精特新”精神。一是加强政策宣传。采用网络推送、短信群发、入企宣传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国家和省市区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系列政策,深入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进一步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和达到率,形成“专精特新”的工业氛围;二是注重典型引领。今年先后组织六次企业家沙龙活动,通过走访学习,参观区内外“专精特新”企业,引导企业学习先进经营理念,带动并形成企业积极申创“专精特新”的热情;三是强化资金扶持。先后为园区6家2020年“专精特新”企业争取扶持资金158万元,全部及时、全额发放到位,更进一步激励企业坚持“专精特新”之路。
 
       抓精准服务,培植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一是健全服务机制。全面落实“工业强区”战略,发挥驻厂专员作用,锁定专注细分市场、创新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一对一协助神王集团、兴顺消防、盛阳消防等中小型企业实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占有率和利润率;点对点服务中来光电、太平洋精锻、振华海科等龙头企业,通过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助推企业上云用云,持续提高企业信息化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二是实行梯度培育。大力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分层次建立国家、省、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动态培育库,目前省级科技小巨人培育库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培育库产品12个;全面实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提升工程,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补齐制造业短板。今年江苏海龙、鑫宇精工等几家培育企业运行态势良好,年内力争再创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家。三是完善创新载体。高度重视功能平台载体建设,先后引进哈工大智能制造产业园、中国(泰州)智能应急产业园、赛宝技术研究院、石墨烯研究院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高起点打造创新、创业、服务载体,现有国家级研发机构3家,省级研发机构20家、众创空间1家,市级研发机构33家,为园区企业研发专精特新产品提供技术支撑和配套服务。
 
       抓靶向招商,落户一批“专精特新”项目。一是明确产业定位。明晰园区“新能源、新装备+新基建”的“2+1”产业体系,依托中来光电、双登集团等支柱企业,以动力与储能电池、太阳能光伏两大领域为发展方向,重点打造新能源产业;依托太平洋精锻、振华海科、智能应急产业园等核心企业(园区),以汽车零部件、船舶装备、应急装备三大板块为发展方向,重点打造新装备产业;依托江苏亚电、源泰电子、展鑫电子等企业,以半导体、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为发展方向,重点打造新基建产业。今年1-9月份,“2+1”产业累计工业开票销售达153.51亿元,占开发区总开票销售的85.59%以上,其中新能源产业开票销售达85.85亿元,同比增长15%,新装备产业开票销售达67.98亿元,同比增长21%,新基建产业开票销售达8.1亿元,同比增长12%。二是聚力招大引强。紧扣“2+1”产业体系,围绕优先聚焦制造业短板弱项,编制产业链图谱、投资地图、招商地图“三张图”,精准招引一批补链、强链、扩链“专精特新”项目;同时积极围绕应急产业,招引一批“单项冠军”或“配套专家”中小项目。今年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8个,总投资约130亿元,其中5亿或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2个。三是严把项目门槛。守牢“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科技含量、绿色环保、产业方向”五道关口,在符合专精特新以及安全环保等前提下,对每个新引进的项目都严格执行“标准地”+“承诺制”、“建设期”+“投产期”标准。
 

编辑:陈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