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直播泰州 > 泰州行政体制机制改革今年将有系列新动作

泰州行政体制机制改革今年将有系列新动作

时间:2018-03-15 16:37  来源:泰州新闻网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行政审批改革推出17项重点举措
 
       推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现市域全覆盖,卫生计生系统试点建立事业编制“蓄水池”制度,企业注册开业各环节的全程电子化和集成化,不动产登记全城通办……3月13日召开的全市机构编制管理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会提出,今年泰州市着眼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在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编制创新管理三方面持续推出一系列新举措。
 
       机构改革“箭在弦上”,着手平稳有序开展
 
        “新一轮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已经启动。此轮机构改革范围和力度巨大,涉及党、政府、武装、群团,目的是使党和国家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监督监管更加有力、运行更加高效。”市编办(审改办)主任陶玲介绍,市编办(审改办)正在深入研究国家决策,等国家、省具体部署后,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编委指导下制定切合泰州市实际的具体改革方案,确保平稳有序地实施。
 
       泰州市还将在一些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进行管理体制调整优化。如,科学设置科技创新区组织架构,整合机构职能,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积极上争兴化市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行政管理体制集成改革试点,完善生态功能区管理机构,调整有关乡镇机构设置;跟踪做好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全域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此外,还将适时在相关系统、领域开展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重点镇(园区)简政放权工作,开展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努力构建简约便民阳光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乘势而为”,着眼常态化推进
 
       去年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卓有成效,多项工作在全省领先。
 
       今年将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实现“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17项重点举措,条条都是“干货”。
 
       最亮睛的举措有——靖江市、泰兴市、兴化市、海陵区和姜堰区组建行政审批局,推动全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现市域全覆盖;
 
       出台“不见面审批”评价制度和第二批“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
 
       加快构建“证照分离”改革体系,探索“照后减证”,推行政银合作,推广国税系统新办企业线上套餐服务模式,加快实现企业注册开业各环节的全程电子化和集成化;
 
       实现不动产转移登记与抵押登记合并办理,全面推行全城通办;
 
       积极开展“区域评估”试点,深化“六联合一模拟”机制,推进建设项目施工许可提速。
 
       今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突出常态化长效化,着力推动不见面审批(服务)在线办理量明显增加、审批事项全面提速增效,为此将建立健全议事协调机制、动态管理机制、公示公开机制、监督检查机制、责任追究机制。
 
       编制管理“筑池蓄水”,着力挖潜严控
 
       一边是各部门不断增长的需求,一边是总量不突破红线的规定,编制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破解这一问题?市编办明确,坚持“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原则,机构编制总数控制在2012年底总盘子内。
 
       据介绍,编制严控的同时,将适应发展需要创新开展挖潜增效工作,盘活机构编制资源——
 
       将探索在全市卫生计生系统试点建立事业编制“蓄水池”制度,解决医疗卫生领域用编缺编问题;
 
       建立健全全市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统筹调配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实现教职工编制城乡、区域统筹使用和动态管理;
 
       对职能弱化萎缩的事业单位进行优化整合,核减收回编制,等等。
 
       另外,将加大动态调控、余缺调剂力度、开展跟踪问效,确保编制合理配置,放大编制使用效益。
 
       陶玲表示,机构编制资源管理的目标不是不用编,而是要在创新中盘活编制存量,做到控减“瘦身”与保障“健身”同频共振,把机构编制资源向事关全局的中心工作、重点领域和基层一线倾斜。

编辑:黄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