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城镇发展 > 姜堰白米镇:“三治融合”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姜堰白米镇:“三治融合”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时间:2025-03-24 10:01  来源:自采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姜堰区白米镇完善制度设计、创新实践载体、健全保障机制,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为新时代乡村治理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聚民智定良约,夯实自治根基。“党建引领+群众主体”,构建“1+4+N”协商议事机制,即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建立以在外能人名人、法律顾问、企业代表、村民小组长为主体的动态议事代表库。村规修订“三上三下”,首轮通过网格走访收集原始建议286条,次轮组织专题协商会形成修订草案,终轮经村民大会票决通过。创立“云端议事厅”,开展线上讨论17场,吸纳年轻群体提出的“网络文明积分”创新建议12条,村规民约条款覆盖环境管理、邻里关系、网络行为等8大领域,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
 
       树新风润民心,厚植德治沃土。创新实施“三维浸润”宣教工程:在空间维度,打造“一廊一墙一榜”(文化长廊、村规民约墙画、善行义举榜)实体阵地;在时间维度,建立“晨播三字经、午讲微故事、晚评积分榜”的全天候宣教机制;在群体维度,组建“银发宣讲团”“红领巾志愿队”“巾帼督导组”等特色队伍。配套推出“文明储蓄卡”制度,将垃圾分类、孝老爱亲等30项美德善行量化积分,村民凭积分可在“道德超市”兑换服务或物品。2024年,累计开展“家风故事会”“邻里茶话会”等活动43场,评选文明家庭82户,推动村规民约内容从文字条款转化为情感认同。
 
       建机制强保障,筑牢法治屏障。构建“双轮驱动”执行体系。一方面,建立“民情驿站+网格巡查”矛盾化解机制,将63名网格员培养成“村规民约调解员”,实行“发现问题-村规民约对照-分级处置-结果公示”四步工作法;另一方面,开发“智慧村约”管理平台,集成民情大数据分析、云端调解室等功能模块。2024年,通过该体系化解宅基纠纷、环境整治等矛盾47起,整治率同比提升40%,信访量下降65%。同步建立履约奖惩制度,对12名违反村规民约人员采取“道德评议+限期整改”措施,对36户履约模范家庭给予表彰奖励,推动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限”鲜明导向。(顾金成 姜存义)
 

编辑:陈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