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区全面推行村务监督联督机制,整合监督力量,实现了监督工作系统化、全面化、立体化。日前,姜堰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三责一体”联督机制获2017—2018年度江苏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成果奖。
为解决村务监督工作中村级党组织日常监督缺失、纪律监督缺位的问题,姜堰区从加强党内监督入手,在张甸镇探索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三责一体”联督机制,由村党组织副书记同时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村纪检委员。2017年10月,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三责一体”联督机制在全区推开,实现了监督工作系统化、全面化、立体化。
姜堰区明确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日常监督、纪律监督、民主监督3项职责,赋予了知情权、审核权、询问权、建议权4项监督权利;建立了岗位培训、工作例会、工作提示、派单督导、重大事项双报告、重大否决事项预先请示、工作回避、述责述廉、直查督办、履职纪实和督查追责11项工作制度;同时制定出台了村务监督“一卡通”、委派会计双报告、异村交叉“小巡察”等7项配套制度,进一步丰富了监督形式。姜堰区还明确界定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与村党组织书记、其他“两委”班子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驻村勤廉督导员、镇(街道)纪(工)委之间的关系。
“好机制还要有好平台。”区民政局局长俞杨祖介绍,姜堰区创新开发了农村“三资”管理监督平台,制定了“三资”监管平台预警处置办法,全面延伸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的监督范围,全面推广了阳光村务平台手机APP。村民点击进入这一平台后能看到村务公开的具体内容,查询更为便捷,账目一目了然。
兴泰镇西陈庄村副支书、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刘俊深有体会地说,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三责一体”联督机制的推行使原先单一的事后监督变成了事前、事中、事后一体化监督,确保党员违纪有人问、干部违规有人查、村务公开有人管,进一步提升了村组织运行质态,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前不久,西陈庄村2位村民向他反映村庄改厕不达标问题。他带领相关专业人员全面仔细检查村庄改厕情况,发现30多户存在偷工减料现象,全部督促整改到位,受到村民称赞。
为确保村务监督落地生根、取得实效,姜堰区强化督查考核,将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配备和作用发挥情况纳入各镇(街道)年度党建工作检查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评先奖优、通报表彰、选拔任用等激励机制。据统计,姜堰区实行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三责一体”联督机制后,对项目建设、五保低保、村庄规划、土地流转等121个村务事项提议政策把关,叫停或纠正91项,督促910个集体资源项目进场交易,为村集体增收1250.77万元。
编辑:陆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