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姜堰区顾高镇积极探索“‘三理’解纷工作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升治理效能提供有力支撑,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治理目标。
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助力矛盾化解更添“情理”。以镇综治中心和“一站式”矛盾调处中心为主体,村调委会为骨干,发挥乡贤、网格长、“五老”人员、村民小组调解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形成“大排查、大调解”的组织网格。发挥 “人熟地熟事熟”优势,实行网格每日一走访、村每周一上报、镇半月一排查的三级矛盾纠纷联排工作制度。邀请威望高、口碑好的党员群众担任“调纷员”,对短期内能调解的、涉及群体少的事项及时协调;对涉及群体多、关注度高的事项由村“两委”通过村务公示栏、网格微信群等方式向群众反馈;将村里难以办结的事项根据难易程度分配至挂联领导、镇职能单位协调解决,并及时公示解决进度。
引进整合各方信息,推动部门联动更有“条理”。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保障”“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将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时分流。整合司法、民政、农业农村、城建、信访及法庭等各方资源,建立矛盾纠纷信息化管理“一张表”,涵盖矛盾双方当事人的多项信息,以及交办部门、协助部门、办结时间、处理结果等内容,实现矛盾纠纷信息的实时采集、动态更新和共享共用。由镇政法部门牵头,定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分析、研究、解决重大疑难纠纷案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实。
统筹现有阵地资源,引导解决矛盾更依“法理”。统筹“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工作站、协商议事室、最美庭院等阵地力量,定期组织“三官一律”等力量进网格,对涉法涉诉的矛盾约见双方当事人,结合相关法律法规释法明理,对症化解,变“坐堂问诊”为“上门巡诊”。发挥网络优势,线上利用网格微信群,常态化推送法律知识和矛盾调处案事例;线下强化与法庭、检察院、派出所、司法所的沟通协调,开展普法宣讲、典型案例警示教育。
编辑:陈玉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