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发展改革 > 姜堰菇农不走寻常路

姜堰菇农不走寻常路

时间:2019-12-26 14:25  来源:泰州日报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这菌棒质量好,买回去放心,一个星期后就可以出菇了……”12月24日,在姜堰区三水街道桥头村,来自常州溧阳的种植户老李租了个大卡车,准备将在这里买的4万根香菇菌棒运回去。
 
       销售菌棒的是菇农曹玉兰,今年51岁,种植香菇10多年,是当地的技术能手。一次,南通的菇农前来曹玉兰的基地取经,建议她生产菌棒,这让她深受启发。毕竟,传统的香菇种植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效益起伏不定,而菌棒制作技术门槛高,是一条与众不同的创富新路。
 
       说干就干。曹玉兰主动到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姜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认真学习制棒、灭菌、接种、养苗等技术,解决了“烧菌”等令人头疼的技术难题。据悉,菌棒从6月份开始制作,8到9月份高温期间是管理的难点。“高温期间,不能对菌棒进行割袋、刺孔,否则空气就会进入菌棒内部,增加菌丝呼吸作用而使堆温上升,引起‘烧菌’。”曹玉兰介绍,目前该基地菌棒成活率在85%以上。
 
       曹玉兰的生产基地共10多亩,以往种植香菇,年纯收入只有20多万元;改为生产菌棒后,纯收入达40多万元,比种菇效益增了一倍。
 
       该基地培植的四五个月大的菌棒,只要稍微潮湿一点,放两根筷子搁着就能长出香菇来了,一般不需要特别护理。“菌棒价格不贵,一根仅为3元左右。下一步,我们将利用电商平台,让菌棒走向普通居民家里,让大家体验菌棒长菇的新鲜有趣,并吃到自己亲手培育的鲜菇。”曹玉兰说,基地将尽力做好“售后服务”,不仅会附送产品使用说明书,还会开通技术热线提供咨询。(顾俊  朱玉银)
 

编辑:陆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