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姜堰区将改造老旧小区列入城市综合整治计划,每年整治两三个小区,整治面积10~15万平方米。今年,姜堰区综合整治西园、迎宾园、广福园组团小区,主要针对房屋主体维修出新、道路及雨污水改造、强弱电管网改造、供气供水改造、游园绿化改造、监控照明改造、小区出入口配套改造等问题,涉及多层住宅37幢(西园9幢,迎宾园21幢,广福园7幢),将惠及1302户居民。
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根基,为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强化城市管理效能,积极构建“利于兴业、宜于人居、便于旅游”的城市环境,推进全区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前不久,姜堰区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明确,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理顺体制机制为途径,以解决群众最关注的、城市管理难题为重点,创新理念,整合资源,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促进城市运行高效有序。
在持续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的同时,姜堰将实施“城市双修”工作,启动“城市双修“专项规划编制,建立项目库,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补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运用“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等先进技术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治理城市污染,修复被破坏的城市生态系统,解决城区环境品质下降、空间秩序混乱等问题,提升城市各项设施的综合服务功能,焕发城市新的活力;定期对城区市政设施进行结构性和安全性检测,持续推进天然气入户,开展老小区天然气管网改造,积极引进天然气储配保供资源,建设沈高中俄东线门站和LNG储备站,加强城市夜景亮化建设,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的景观灯光亮化要与楼宇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
城市交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更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姜堰区在城区道路建设中将着重沟通、连接和完善道路环网建设,结合城市道路新建和改造,逐步完善城区主干道慢行系统,建成两三条慢行系统线路;同时加快城区大型公园、小型公共绿地、滨河景观建设,推广节约型、生态型、海绵型园林绿地。采取拆违建绿、拆墙透绿、破硬造绿等方式,建设一批规模适度、功能适用、景观宜人的街头游园,实现城市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姜堰区还将因地制宜地推广公共建筑屋顶、建筑墙体、庭院等立体绿化,创新绿篱、绿墙、花墙和绿色阳台等绿化形式,增加城市绿量,持续优化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强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
编辑:陆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