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兴化市依托地域资源,推动法治与旅游、民俗、非遗、历史等有效融合,积极探索“法治+文旅”发展新模式。
延伸法旅融合“景观带”,增添法旅阵地“亮色”。依托里下河红色法治文化带,开辟青少年法治研学基地12个,打造青少年法治实践项目48项,建立“法治驿站”3个、网红司法所1个,将法治文化建设纳入旅游服务体系;开通全域法治旅游路线,重点将水上森林、千垛菜花、碧水东罗、中堡蜈蚣湖景区打造成“一号水路”旅游观光带,推动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与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创建融合,推动法治宣传与乡村旅游同步发展。
聚焦法治输出“适配度”,提纯法旅服务“纯色”。加强金东门、沙沟古镇、千垛菜花等重点旅游区“法治驿站”建设,优化景区内涉旅公共法律服务项目,发挥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等法律服务力量;组织法旅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普法大篷车”送法进景区活动,围绕宪法、垛田保护条例、禁毒反诈等内容,深入重点旅游场所,加强重点人群普法。今年以来,开展涉旅普法活动12次,受众人数达3万人次。
激活联动解纷“内生力”,彰显法旅维权“特色”。优化“兴援滴滴”平台,指导游客在线寻求法律援助咨询、申请等服务;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完善旅游纠纷沟通交流机制,强化部门协作,研判高发频发、复杂多元、解决难度大的纠纷并制定调解预案;积极推广“朱连调解法”,在旅游旺季,组织“朱连调解工作室”骨干力量,开展“坐诊式”调解服务,以法治赋能旅游服务发展。
编辑:陈玉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