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傍晚,去人民公园走走,晚风徐徐,小桥流水。假期,带着一家人游溱湖逛湿地,清风拂面,水波荡漾。如今,姜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拿出手机就能拍出好多美景。”家住泰州姜堰东方明珠城的90后朱晓颖,最大的爱好就是旅游,她当然不会放过家乡美景。
改革开放40年,是环保战略地位不断提升的40年。40年栉风沐雨,姜堰环保从无到有,姜堰环保人屡创“全国之最”,用忠诚实干践行保护蓝天碧水的职责使命,奋力打造“美丽中国”的姜堰样板。
摘取生态领域最高荣誉
一份统计显示,姜堰环保局近年来先后上争专项资金2.1亿元,用于完善区域环境基础设施,力推实现全区建制镇建成区污水处理全覆盖、垃圾四级转运体系全覆盖、畜禽粪便处理全覆盖。全区密集开展化工、电镀、印染、燃煤锅炉、不锈钢烘房、废船拆卸、饮用水源地环境隐患等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全面提升区域生态保护水平。姜堰先后创成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姜堰区环保局局长张亚平认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县一级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经过新一轮创建,全区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生态特色进一步彰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图景有了更清晰的现实模样。
最早成立乡村环保组织
早在10年前,姜堰环保局在对辖区126家土造纸作坊、60多家不锈钢酸洗企业进行集中整治时,就借助各乡镇街道威望较高的“老娘舅”协助调解纠纷,圆满完成整治任务。由此,全国首家镇村级民间环保组织——姜堰乡村环保生态家园协会应运而生。到目前,协会正式会员600多人,通过圆桌对话等形式,协助处理环境矛盾纠纷265起,有效预防和避免了群体性环境事件的发生。
2015年,姜堰依托乡村环保生态家园协会,组建环保纠纷人民调解组织,积极推进实体化运作,逐步形成“组织规范、点面结合、整体联动”的环保纠纷化解机制,区环保局两次参加全国环境社会治理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姜堰环保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命名为全省环保系统唯一的“江苏省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示范点”。
“协会成立初期没有模式可以借鉴,我们逐步探索形成‘社会组织+圆桌对话+人民调解’环境社会治理新模式,为提升环保公众参与水平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姜堰环保局党组副书记肖晖说。
凝聚基层最大环保合力
为填补城乡基层环保架构空白,2017年初,姜堰在全国首创设立村级生态文明委员、环境保护委员,明确“两个委员”工作职责及经费保障,解决了广大城乡基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工作无人问、无人管的问题。当年,姜堰相关做法在泰州全市所有村居进行推广。
今年以来,姜堰进一步深化设立村级“两个委员”创新做法,推行“两个委员”日查、月报、季结、年考“八字工作法”,进一步解决“两个委员”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并初步建立起以“两个委员”为纽带的县级环保部门、镇级党委政府以及村级两委会之间的工作联结和运行保障机制,推动环境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今年1—11月,“两个委员”已帮助化解环保纠纷260余例,协助查处环境违法120余例,相关做法被表彰为全省首批优秀法治实事项目,列入全省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先进典型案例。
编辑:黄丽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