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舆情回放 > 泰州市空气质量沿江八市居首

泰州市空气质量沿江八市居首

时间:2015-05-07 15:21  来源:泰州日报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

       4月下旬,江苏省一季度经济发展数据和环保部一季度全国74城市空气质量报告先后发布,泰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与空气质量双双夺得沿江八巿第一。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背后,是全市上下对“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优化发展环境、打造生态优势就是再造发展优势”认识的高度统一,是对“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自觉践行。

    转型升级 

    产业与环境不再对立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对立的“魔咒”如何破?

       2014年以来,泰州市委、市政府明确将环境竞争力作为泰州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提出用生态“底色”描绘泰州转型发展“绿色”,以生态环境的优势彰显泰州转型发展的优势,激情奏响生态文明建设泰州乐章。

       全市狠抓污染减排,推动相关企业提标升级改造,从源头减少大气污染。泰州市环保局大力推进以电力行业为重点的提标改造,到7月1日前,将完成32个脱硫、脱硝和除尘等限期治理项目。此外,泰州市去年启动实施燃煤小锅炉整治,推行区域集中供热,并提出三年全面淘汰小锅炉。今年全市要淘汰整治燃煤锅炉567台。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继去年11月份完成2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后,国电泰州电厂1号机组近日顺利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改造后,企业实现了烟囱净烟气二氧化硫、NOx、烟尘三项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均低于最新国家相关燃机标准值。

       先进的环保设备让企业实现了环保和经济的双丰收。国电泰州电厂运行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到4月份,企业预计完成发电量36.2亿千瓦时,实现工业产值11.8亿元,利润2.3亿元。

       在做好大气污染减法的同时,泰州市积极做好项目突破的加法。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批技术含量高、能耗少、低污染、效益高的产业迅速崛起。一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1.33%。

       淘汰落后产能、提标升级改造、新上项目推动成为泰州绿色发展的“三驾马车”。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98.54亿元,增长10.8%,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可谓并驾齐驱。

    部门联动 

    合力管控织密防护网


       近期,在泰州市区金通·翡翠城项目建设工地可以看到,工地门口设置了车辆冲洗平台。走进工地,主干道全部是水泥路面,地面湿漉漉的,刚刚洒过水不久。在工地不少空地上,草坪绿油油的,长势喜人。在整个工地,看不到尘土飞扬,看不到裸露的泥土。在市区泰茂城工地,建筑材料均分区域整齐堆放,工地空地上的裸露土均已用防尘网覆盖,防尘网上也洒了水。

       今年以来,泰州市城管、建工部门均建立起定期检查机制,严查工地扬尘和渣土车运输污染。此外,市公安交警部门也加强监督抽查,严查违规黄标车上路。市农委也启动编制新一轮秸秆综合利用规划,杜绝乱烧秸秆行为……今年,全市共有14个部门参与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

       大气污染源很多,分析显示,影响泰州市的主要还是机动车尾气、燃煤烟粉尘、施工扬尘污染等。

       从源头遏制大气污染,涉及到众多部门,如何形成合力?
  
       近年来实施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正捍卫着泰州的蓝天。该机制通过制定总体目标,分解任务到单位,落实责任到负责人等一系列举措,推动相关部门打出了防治大气污染系列“组合拳”。

       今年泰州市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力度前所未有。泰州市出台的2015年全市大气污染防治项目计划提出,全年将实施122个大气污染防治项目,项目数量约为2014年的4倍。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不是依靠众多部门齐抓共管,一下子实施这么多项目是不可想象的。

       效果也是显而易见。数据显示,泰州首季度收获48个优良天数,比2013年同期多出了11天,空气质量排名上升至全省第三。其中,2月和3月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是全省的“亚军”和“季军”。

    注重长效 

    制度建设托起蓝天白云


       当老百姓由“盼温饱”到“盼生态”,由“求生存”到“求生态”转变时,发展的每一步如何维护好公众环境权益?泰州的答案是:靠好制度!

       顶层设计是生态创建的机制保障,是生态建设的动力保证。从秉承“生态立市”理念,到突出环保优先理念,泰州发展始终沿着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融合、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轨道科学运行。 

       强机制催生强动力。在泰州,“一把手”抓,抓“一把手”,成为各地呵护蓝天白云的有效方式。以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各市(区)政府和市各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制定考核奖惩办法和实施细则,建立完善生态创建目标保证金制度、责任追究问责制度、督查通报制度等,强化了各级党政“一把手”的大气治污“第一责任”。

       严格的制度,催生出更多行业的环保紧迫感。例如,泰州市今年实施的定期通报制度,对全年计划实施的122个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实行每季度通报一次序时进度。其中,近期市环委会一季度通报显示,泰州市在火电、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提标改造进度良好,在岸电系统建设、石化行业相关综合整治方面进度则相对落后。(张仲明)

编辑:蔡虹